易普咨询-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项目
二、项目单位
XXXXXX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三、项目性质
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点
XX省XX市XX县XX镇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项目占地约120亩,总建筑面积30000平米左右,规划建设2个办公研发管理中心、2个职工公寓、5个生产区域产业链。产业园分两期建设实施,涵盖科技研发、孵化、生产制造、会展交流、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商业、商贸8个大领域,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服务于现代绿色建筑产业供应链。
六、项目建设周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8个月,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完成产业园一期项目的竣工投产,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完成产业园二期项目的竣工投产。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32902.66万元,其中工程费28081.8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301.68万元,预备费1519.17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节编制原则、依据及范围
一、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
3、“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6、《工业绿色制造规划(2016-2020)》(工信部规[2016]225号)
7、《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
8、《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文)
9、《关于推进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的实施方案》
10、《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
1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1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
14、XX市的有关法规、政策、各种收费标准的规定和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
三、编制范围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对产品方案、生产流程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拟定合理运营方案和设备选型;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生产工艺、建设方案、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1、《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文)
建材工业是重要的原材料产业,扩大新型、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有效提高建材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该意见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推动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到2020年,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稳步提高,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效益好转,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销售利润率接近工业平均水平,全行业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推广新型墙材。发展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和屋面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以及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引导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竹纤维、木屑等开发生物质建材,发展生物质纤维增强的木塑、镁质建材等产品。加快推广应用水性涂料、胶黏剂及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热反射膜、管材等产品。
2、《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225号】
2016年6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通知》中强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围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以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生产工艺装备为重点,结合国家科技重大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突破一批工业绿色转型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同时,《通知》中提出开发绿色产品。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建材工业是支撑我国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工业,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需要的同时,存在着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发展瓶颈。建材工业基于绿色、生态和健康的发展转型为减碳、环保和健康的建材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要加快发展绿色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保证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4、《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业,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树立节能为本理念,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升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产品应用水平,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做大做强,促进高效节能产业快速发展;完善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在工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品等领域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动用能企业和产品制造商跨越式提高能效。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
5、《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
2016年8月2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提升装备制造业服务质量,并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围绕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改进标准制修订流程,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及时更新标准,推动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加快装备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国际竞争力提升。
6、《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
2015年0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能耗及限用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定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经济背景
1、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环境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0亿元,比上年增长7.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0亿元,增长8.84%;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0亿元,增长5.85%;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0亿元,增长9.09%。
图2-1 2015年-2019年全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9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92%。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五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的上升,表明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不断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图2-2 2015年-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变化趋势
2019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317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5.32%;建筑业增加值70904.0亿元,比上年增长8.26%。
图2-3 2015年-2019年全国工业及建筑业全部增加值
2、XX省经济实力为发展新型绿色建材提供物质基础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XX省全省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710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6.4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28310.9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37640.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41.3∶51.3调整为7.2∶39.8∶53.0。人均生产总值70653元,增长5.2%,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242美元。
图2-4 2014年-2018年XX省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2019年工业发展稳中求进,全部工业增加值22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4%,高技术产业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下降0.1%,利润总额下降8.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上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50家,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工业企业83家。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的分别有19个县(市)和12个区。建筑业实力不断增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714家,比上年增加481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983家,增加268家。建筑业总产值142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3、惠安县经济社会平稳的运行为绿色建材生产与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XX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好。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2457.19亿元,列全省第13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列全省第9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0.21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1041.01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5.97亿元,增长5.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37.3%和61.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37:42.37:48.2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人均GDP62639元,列全省第8位,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080美元。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7376.97亿元,下降2.2%;利润182.11亿元,上升1.5%。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0.63%,比上年扩大1.29个百分点。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07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4.04亿元,增长19.5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4.41亿元,增长19.40%。房屋施工面积1245.67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房屋竣工面积366.47万平方米,下降20.44%。
三、行业背景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绿色环保的意识和对环保的要求也在不断内的提升。于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也应运而生并得以广泛的应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相比较传统的建筑材料优势非常的大,比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绿色环保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建筑行业的快速扩张使很多新型的科学技术被运到了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建筑质量和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对环境和资源也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尤其是对各类施工材料的浪费,因此,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类的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运用。在建筑行业施工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绿色节能新材料不仅仅可以降低投入成本,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和再生利用,产生的环境破坏力也较小,因此可以替代部分传统的施工材料,也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
近年来,我国对绿色节能材料的运用十分重视,绿色新型的节能材料主要以天然材质、太阳能、低碳等建筑节能材料为主,除此之外,还将使用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智能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3D技术等,这些新型技术也将会运用到各个建筑施工环节中绿色新型节能材料主要是在传统的施工材料的基础上,然后在这些传统的施工材料上进行创新和改良,积极研发新型的环保建材。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些绿色的新型节能材料也受到了追捧和喜爱,具备了集环保、科学、绿色、健康于一体的特性,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焦点之一。
绿色建筑的节能材料就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其满足了“绿色”的发展理念,并且可以实现减少资源的耗损。因此,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绿色环保材料将会成为时代的主流和趋势,不仅仅具备了节约成本的作用和效果,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对推进新型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的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材生产和广泛应用,是实现建材工业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实施绿色制造,以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指导建材工业的发展,进而不断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消纳固体废弃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提高居住的质量和舒适度,有益于人民健康,有助于延长建筑、建材全生命使用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社会进步意义。
二、项目建设是顺应建筑行业节能环保发展趋势的需要
住建部发布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示中国绿色建筑建材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规划。
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客观要求,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体现,是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是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着力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项目建设有利于助推建筑业的升级转型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中指出: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建材产品主要有三大门类,分别是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建材工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通常来讲,绿色建材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在国外的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而其在国内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建材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发展新型建材。如今,我国的建材工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今天,发展绿色建材作为拉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被备受瞩目。
四、项目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为建筑业的能源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值,而在各种能源消耗当中,建筑耗能是全社会耗能的大户,已成为与交通、工业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而且还呈逐年上升趋势。建筑节能占据节能领域的“半壁江山”。有资料和数据表明,全国建筑耗能一般占社会总耗能的30%左右,再加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消耗,在社会总耗能中占比高达47%-49%。建筑节能不仅关系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的实施。
随着绿色建筑产业呈可持续发展态势,作为发展速度较快的建筑市场,绿色建筑正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在中国,环保和节能已成主流趋势,并且已贯彻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绿色建筑具有无可替代的潜力,国家对新型城镇化格局下的绿色建筑政策正在迅速得到落实。因此,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单位
三、项目性质
四、项目建设地点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六、项目建设周期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第二节编制原则、依据及范围
一、编制原则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范围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经济背景
三、行业背景
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对推进新型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建设是顺应建筑行业节能环保发展趋势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有利于助推建筑业的升级转型
四、项目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 项目单位介绍
一、基本情况
二、核心管理团队及员工
三、项目单位所具备的技术基础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
第一节项目建设地址
第二节项目区位概况
一、地理环境
二、气候条件
三、地形地貌
四、交通状况
第三节项目地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第六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项目主要产品分析
一、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二、新型建筑绳网
第二节绿色建材市场分析
一、绿色建材发展现状分析
二、绿色建材市场特点分析
三、绿色建材市场规模分析
四、绿色建材发展前景
第三节XX绳网产业集群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
四、威胁分析(THREATS)
第七章 项目产品及工艺技术方案
第一节项目主要产品
一、新型绿色钢制安全网
二、轮盘式智能化脚手架
三、热镀锌钢制脚手板
四、特大型绿色环保标准化镀塑钢管
五、建筑标准化智能安全防护设施
六、新型冲压式建筑扣件产品
七、软基坑内支撑智能化防护体系设备
第二节项目工艺方案与设备选型
一、工艺设计原则
二、设备选型原则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设计依据
二、总平面布置原则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建筑工程
五、结构工程
六、给排水工程
七、电气工程
八、暖通工程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标准
一、法律法规
二、技术导则及规范
三、园区位置与环境现状分析
第二节项目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一、项目建设期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二、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第三节噪音对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一、噪声污染源分析
二、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章 项目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第一节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相关标准及规范
三、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耗标准
第二节节能措施综述
一、节能监测
二、工艺节能
第三节其他节能措施
第四节项目能源消耗量
一、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二、主要用能方案
三、能耗指标与效果分析
第五节项目节能分析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一节设计依据
第二节劳动安全制度
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
一、防电
二、防雷和接地保护
三、废弃物处理
四、其他安全
五、安全措施
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实施管理
二、资金与信息管理
第二节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
一、项目建设管理
二、项目建成后管理
三、项目劳动定员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工程招投标方案
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第二节工程招投标方案
一、项目招标目的
二、招标原则及招投标方案
第十四章 项目总投资额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第二节项目总投资估算
第三节项目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评价依据
一、遵循的有关法规
二、基础数据和说明
第二节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第三节成本费用测算
一、直接运营成本
二、期间费用
第四节利润测算
第五节财务效益分析
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二、财务净现值FNPV
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
四、总投资收益率ROI
第六节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七节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六章 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社会效益
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二、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
三、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四、对当地基础设施、服务容量的影响
第二节互适性分析
第三节社会风险分析
第四节社会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第一节政策性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二节原材料价格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三节市场竞争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四节不可预见风险分析及控制
第十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结论
一、拟建方案建设条件的可行性结论
二、资金安排合理性的可行性结论
三、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结论
四、环境影响的可行性结论
五、研究结论总述
第二节建议
附表:
附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项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3: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4:项目利润估算表
附表5: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7: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获取完整版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请联系易普咨询张逸东1501142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