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普咨询-供销社系统生产生活“双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供销社系统生产生活“双中心”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1.1.2项目实施单位
XXXX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XXXX6个县的乡镇供销社与“新网工程”财政资金共同成立新公司——XXXX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暂定名,待工商核准)
实施单位:XXXX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暂定名,待工商核准)
注册资本:12,089.00万元
经营范围:农业项目规划;农业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种子、化肥、农膜、农机销售。
1.1.3项目性质
本项目性质为:新建公益性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服务类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江西省XXXXXX县、XX区、XX县、XX县、XX市、XX县六个实施地点。
1.1.5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16个月,拟从2020年8月底至2021年12月底。
1.1.6项目运营合作模式
(1)项目组织各方
XXXX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XXXX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
XX县古陂供销社
XX区江口供销社
XX县禾丰供销社
XX县孔田供销社
XX市黄柏供销社
XX县龙塘供销社
(2)投资比例
(3)合作模式
XXXX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与XXXX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以及XXXX六个县地方供销社联合成立合资公司(XXXX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依托“新网工程”的财政专项资金、地方土地入股以及现金出资等方式联合经营。具体出资方式及金额以实际协议为准。
(4)组织方企业简介
1)XXXX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XXXX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的全资投资平台。XXXX是中国供销集团所属全资企业,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化肥农药采购供应站。1982年开始公司化运作,受国家经委委托,对化肥实施专营。1998年,国家取消化肥专营,XXXX随之开始向市场化转轨,逐步形成了以化肥大批发、大流通为主,农药、农机、种业、农膜5个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有1个万吨级码头、9条铁路专用线、800个农资配送中心、2000家农药标准店和5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地域达1200多个县。目前,XXXX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年销售化肥超过2000万吨,稳居行业榜首。化肥进出口规模持续位列全国第一,其中钾肥进口量占我国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氮肥出口量占我国出口总量的六分之一。同时,XXXX还承担着国家化肥、农药救灾储备和化肥淡季储备的战略任务,是国家调控农资市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力量。
2)XXXX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
XXXX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于2017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由XXXX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华昌(赣州)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公司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不得从事吸收存款、集资收款、受托贷款、发放贷款等国家金融、证券、期货及财政信用业务)。XXXX供销合作产业发展基金为江西省供销系统率先设立的供销产业发展基金,为XXXX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截至目前,XXXX供销合作社产业发展基金有章贡区供销社社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XX县供销社、龙南县供销社、寻乌县供销社、宁都县供销社、崇义县供销社、XX县供销社、南康区供销社、全南县供销社、大余县供销社、XX供销社各入股100万元基金,募集以上11家县级供销系统入股合伙资金共达1100万元。XXXX财政于2017年注入了1000万元劣后资金支持该基金的设立发展。
1.1.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要服务内容为:农资服务、农机作业服务、日用消费品服务。
(1)XX县古陂供销社生产生活“双中心”
土地性质:国有出让土地
占地面积:16亩
建筑面积:根据古陂镇市级示范镇建设规划,建设一栋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供销社生产生活“双中心”。
(2)XX区江口供销社生产生活“双中心”
土地性质:国有出让土地
占地面积:11.6亩
建筑面积:在江口供销社原蜜饯厂原址,建设1栋电商、农资农产品交易、物流、商教服务综合大楼及小广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地上7层,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功能设置:第1层房屋及其他分区域分别为农资农产品交易和物流中心(快递);第2层为综合服务大型超市和购物商场;第3层为农资、农机、农技、日常生活体验服务中心,第4层为餐饮配送中心及用膳中心;第5层为商业教学区、商体中心;第6层为合作社、联合社、农业生产等金融合作服务中心;第7层为电子商务服务和农民培训。
(3)XX县禾丰供销社生产生活“双中心”
土地性质:国有出让土地
占地面积:8.8亩
建筑面积:建设总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生产服务面积2000平方米,生活服务面积4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土地托管、农资供应、农村电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技培训等生产服务以及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便民服务等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供销服务综合体。
(4)XX县孔田镇生产生活“双中心”
土地性质:国有土地出让
占地面积:8亩
建筑面积:经营场所、办公及宿舍,包含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共计3200平方米。仓库包含农资仓库、日用品仓库、农机仓库,总面积2000平方米。
(5)XX市黄柏供销社生产生活“双中心”
土地性质:国有出让土地
占地面积:5.2亩
建筑面积:建设总面积4200平方米,其中生产服务面积1500平方米,生活服务面积27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土地托管、农资供应、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民实训基地、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便民服务等生产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供销服务综合体。
(6)XX县龙塘供销社生产生活“双中心”
土地性质:国有出让土地
占地面积:10亩
建筑面积:建设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生产服务面积6000平方米,生活服务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农机仓库、农资仓库、农资超市、土地托管、农村电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技培训等生产服务以及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便民服务等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供销服务综合体。
1.1.8项目主要经营项目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服务中心和生活服务中心
(1)生产服务中心
1)农资服务:提供化肥、农膜、种子、农机等农资销售服务。
2)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拖拉机、播种机、飞防无人机作业等农机服务。
3)农技培训站:为辖区内农户开展农技培训,承接辖区内政府提供的农技培训服务。
(2)生活服务中心
1)打造农贸综合市场:通过设立农贸副食市场、生活日用品超市为群众提供放心产品。
2)物流配送点:承接乡村一级物流快递配送服务。
1.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089.00万元,期中土地成本投入3,371.00万元,工程建设投入7,507.50万元,设备投入930.50万元,流动资金280.00万元。
图表1总投资估算表
根据项目方提供资料,XXXX各合作供销社拟自筹资金4,939.00万元人民币,申请财政专项资金7,150.00万元(全部用于建筑工程与农业设备购置)。
1.2主要研究结论
1.2.1经济效益
经测算,该项目利润总额为2,691.21万元,净利润为2,018.4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22%,财务净现值为6,911.02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13年,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74年,总投资收益率为22.26%(分子口径调为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为16.70%,获利指数为1.57,净利润率为13.09%,年均财务净现金流量为2,354.59万元,可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图表2: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一览表
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具备公益项目财务生存能力。
1.2.2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每年增加政府税收近672.80万元,达产后可提供272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数万人促进当地就业,农资服务对于解决当地农民土地增收增产起到积极作用,农机作业服务大大降低了土地对人力、时间成本的耗费,使百姓有更多的精力开展其他业余收入,同时更大的推进了当地机械化作业的进程,农技培训可以使当地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得到长足的提升。日用消费品服务则从供给侧解决了百姓购物模式单一、消费高的问题。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对我国农业高效生产、转型升级及智能管理有着显著社会效益。
1.3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第六十二号)
(4)国家发改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要求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9)《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58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
(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
(14)各地有关法规、政策、各种收费标准的规定和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
(15)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报告
(16)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关联单位资料
1.3.2编制原则
(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
(3)“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
1.3.3编制范围及内容
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制深度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包括: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对项目建设方案、工艺技术等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交通条件等进行研究;
(4)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5)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6)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7)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给出风险应对策略;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PEST分析)
2.1.1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政治任务。为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决定》的出台,对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供销合作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经营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增强对农村市场的调控能力;有利于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供销合作社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实现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但也要看到,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内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既要把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前进方向,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也要认清小农户家庭经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形态的国情农情,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
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提出了五大支持政策和四大保障措施。《规划》的实施,必然会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1.2经济背景
(1)全国农业数据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60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7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73万公顷,减少54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2969万公顷,减少50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128万公顷,减少8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34万公顷,减少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93万公顷,增加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2万公顷,减少1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6384万吨,比上年增加594万吨,增产0.9%。其中,夏粮产量14160万吨,增产2.0%;早稻产量2627万吨,减产8.1%;秋粮产量49597万吨,增产1.1%。全年谷物产量61368万吨,比上年增产0.6%。其中,稻谷产量20961万吨,减产1.2%;小麦产量13359万吨,增产1.6%;玉米产量26077万吨,增产1.4%。
全年棉花产量589万吨,比上年减产3.5%。油料产量3495万吨,增产1.8%。糖料产量12204万吨,增产2.2%。茶叶产量280万吨,增产7.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49万吨,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禽蛋产量3309万吨,增长5.8%。牛奶产量3201万吨,增长4.1%。年末生猪存栏31041万头,下降27.5%;生猪出栏54419万头,下降21.6%。
全年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050万吨,增长1.0%;捕捞水产品产量1400万吨,下降5.0%。
全年木材产量902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7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6万公顷。
(2)赣州农业数据
2019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粮食播种面积763.81万亩,增长0.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702.51万亩,下降0.3%。油料播种面积60.32万亩,下降1.1%。其中,油菜籽8.68万亩,下降6.2%。蔬菜播种面积202.48万亩,增长2.3%。甘蔗播种面积0.39万亩,增长3.6%。
全年粮食总产量269.64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谷物产量257.89万吨,增长0.1%。油料产量10.41万吨,增长0.5%。其中,油菜籽0.69万吨,下降6.5%。蔬菜产量368.32万吨,增长6.1%。甘蔗产量1.13万吨,下降1.2%。烟叶产量0.97万吨,下降36.1%。茶叶产量0.52万吨,下降2.0%。水果产量170.71万吨,增长4.0%。其中脐橙产量125.13万吨,增长7.3%。
全年肉类总产量66.65万吨,比上年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45.84万吨,下降7.7%;牛肉产量2.77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6.03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3.22万吨,下降2.4%。年末生猪存栏258万头,比上年末下降22.5%;生猪出栏577.93万头,下降8.7%。
全年水产品产量29.74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9.00万吨,捕捞水产品产量0.74万吨。
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7.97万亩,完成封山育林38.36万亩,完成市级低质低效林改造(不含封山育林)77.47万亩,完成森林抚育项目面积28.03万亩。全市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44座,小型水库979座。年末机械总动力326.2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5%
2.1.3社会背景
(1)XXXX财政、金融统计数据
全年财政总收入4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37亿元,增长5.7%。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14.0%,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各项税收收入415.28亿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7.59亿元,增长17.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8.50亿元,增长13.6%。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29.91亿元,比年初增加366.8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379.54亿元,增加330.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24.34亿元,比年初增加764.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37.94亿元,增加73.51亿元;中长期贷款3347.47亿元,增加554.23亿元。存贷比88.9%,比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
(2)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1元,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26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09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92元,增长10.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8%。。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XXXX地方产业政策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政治任务。
供销合作社在综合改革中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供销合作社历来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叫响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供销品牌。服务、参与、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方向,更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机遇。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供销合作社在推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2项目建设是满足赣州供需市场需求的需要
XXXX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体系迟滞。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少,科技创新人才缺乏,造成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覆盖程度不够广泛、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很难适应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需要,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将扭转XXXX目前的不利局面。
2.2.3项目建设是拉动XXXX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项目主要的产品为农资服务、农机作业服务、日用品消费服务等。项目的建成将影响辐射XXXX及周边地区农业改进,大大降低项目地供应链条所需要的时间成本,紧密联系供应-农户-市场之前的有机衔接,将有效拉动XXXX农产品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是拉动XXXX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4健全XXXX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小农生产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测土配方、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烘干收储、加工流通等“保姆式”和过程“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村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项目的建设为XXXX当地提供了农资服务、农机服务、日用消费品服务等,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服务,以双中心为切入点对接XXXX当地乡镇服务体系,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健全XXXX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2.2.5实现赣州是当地农业节本增效的需求
本项目中的测土配肥技术,具有节肥高效的特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等现代化农业建设。”《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要求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农业部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要求“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项目建设将推进XXXX“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优化当地农业从耕种到收割的规模化作业,从根本上降低农业肥料农资的使用量,降低农资的使用成本。
2.2.6项目建设是增加XXXX地方农民收入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项目的经营体系将覆盖XXXX大部分乡镇的种植产业;可以有力地促进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通过科学测土配肥等工作提高亩产,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作出较大贡献,并可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产业的共同发展。
2.2.7项目建设是方便XXXX农民生活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项目的生活服务板块将覆盖XXXX城镇大部分乡镇的终端零售市场;可以极大地方便百姓的购物消费需求,大大降低了中间环节所带来的消费成本。因此项目的建设是方便农民生活的需要。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2.3.1政策环境可行性
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政治任务。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新网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2.3.2技术可行性
公司拥有懂技术、懂生产、懂管理、懂营销的农业种植工程技术人员十多人,可以满足本项目的技术供应,因此从技术可行性考虑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2.3.3资金可行性
企业有稳定的资金流,合作单位有固定的现金投入及土地投入。且新网工程的专项资金扶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从资金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改造传统种植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进行本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2主要研究结论
1.3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PEST分析)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3.1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2农资服务市场分析
3.3农机作业市场分析
3.4日用消费品市场分析
3.5 XXXX农业发展趋势
3.6项目SWOT分析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区位条件
4.1项目建设选址要求
4.2选址地点
第五章 项目服务模式
5.1项目产品
5.2项目服务内容
5.3项目设备方案
5.4项目原材料方案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
6.2总图布置
6.3土建工程
6.4公辅工程
第七章 项目环境保护
7.1执行标准及排放标准
7.2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7.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八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方案
8.1设计依据
8.2安全生产方案
8.3消防方案
第九章 能源节约方案设计
9.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9.2能耗指标分析
9.3节能措施分析
第十章 实施的进度安排
10.1项目推进节点
10.2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11.1项目组织管理
11.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1估算范围
12.2估算依据
12.3编制说明
12.4项目总投资估算
12.5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13.1评价依据
13.2财务数据测算
13.3财务效益分析
13.4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评价
14.1项目的财税效益分析
14.2项目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4.3互适性分析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15.1风险识别
15.2项目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15.3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
第十六章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及
16.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6.2研究结论总述
附表:
附件
获取完整版供销社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请联系易普咨询张逸东1501142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