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某再生聚酯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首页    化工及医药    福建省某再生聚酯片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地址

1.1.3项目业主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项目建设规模

1.1.6主要建设内容

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48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74.31万元,流动资金1225.69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

1.1.8建设周期

1.2 业主简介

1.3 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发改委2013年21号令);

4、《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5、《中国制造202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8、《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6〕440号);

9、《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0、《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11、《塑料再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12、《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

13、《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14、《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5、《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

16、《松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7、《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2015年第81号公告);

18、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19、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

20、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4 编制内容

本报告内容涉及本项目建设条件、市场预测、建设内容、技术、设备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方面。本报告对本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

1.5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数据(万元)

1

项目总投资

4800

 

其中建设规模总投资

3942.02

1.1

建设投资

3574.31

1.2

建设期利息

 

1.3

流动资金

1225.69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367.71

2

资金筹措

4800

2.1

项目资本金

4800

2.2

项目债务资金

 

2.3

其他资金

 

3

年均销售收入

16005

4

年均总成本费用

13950.73

5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33.89

6

年均增值税

423.45

7

年均息税前利润(EBIT)

1596.93

8

年均利润总额

1596.93

9

年均所得税

399.23

10

年均净利润

1197.7

11

总投资收益率(%)

33.27

 

投资利润率(%)

33.27

12

投资利税率(%)

42.8

13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24.95

14

贷款偿还期

 

15

平均利息备付率(%)

 

16

平均偿债备付率(%)

 

17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39.02

 

财务净现值(I=12%)

5764.37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3.75

18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30.33

 

财务净现值(I=12%)

3795.77

 

全部投资回收期(年)

4.38

19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30.33

20

盈亏平衡点

 

 

生产能力利用率(%)

19.89

 

销售价格(%)

88.07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宏观政策背景

1、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28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实现年产再生聚酯瓶片3万吨,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2015年第81号公告)中“PET再生瓶片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000吨”的有关规定。

2、相关政策规划的支持

2015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已成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制造2025》要求: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进城市低值废弃物集中处置,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示范工程。深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建设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工程。

《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6〕440号)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管理制度健全、技术装备先进、产业贡献突出、抵御风险能力强、健康有序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5亿吨。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示范企业,再生资源产业进一步壮大。

废塑料。大力推进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支持不同品质废塑料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以当前资源量大、再生利用率高的品种为重点,鼓励开展废塑料重点品种再生利用示范,推广规模化的废塑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先进高效生产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低品质、易污染环境的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鼓励对生活垃圾塑料进行无污染的能源化利用,逐步减少废塑料填埋。到2020年,国内产生的废塑料回收利用规模达2300万吨。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要求:

完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体系,实现废旧塑料改性、高质和高值可资源化利用、无污染排放。

《塑料再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

加快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推动再生、改性、高附加值应用,加强对车用等工程塑料的回收、改性技术的研究,建立起工程塑料回收、改性、高附加值应用体系。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要求:

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展定制化服务,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高度协同,强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价值。

培育定制化服务模式。鼓励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电子终端、机械装备和汽车等制造业企业,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和大数据挖掘等方式,采集分析客户需求信息,增强定制设计和用户参与设计能力。加快零件标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形成对消费需求具有动态感知能力的设计、制造和服务新模式。支持开展大批量定制服务。

强化社会协作与技术支撑。支持社会中介组织、产业园区和互联网企业搭建信息采集服务平台,健全数据共享和协同制造机制,为制造业企业开展定制化服务提供应用支持和技术支撑。加大增材制造应用推广力度,探索定制化服务的设计方法,建立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要求:加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培养骨干特色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直接拉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在有条件的企业、园区、行业之间探索开展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的循环利用模式。

《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要求:资源循环利用。加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规模化,提高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矿山尾矿、矿渣、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2.1.2行业现状

2.1.3区域发展概况及规划

2.1.4项目提出的理由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加快服务型制造产业发展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需要

2.2.3项目建设是推动塑料产业绿色发展的需要

2.2.4项目建设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产品应用

聚酯瓶片是PET塑料的一种。

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性。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另外PET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电绝缘性。PET做成的瓶具有强度大、透明性好、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PBTPET分子链结构相似,大部分性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分子主链由两个亚甲基变成了四个,所以分子更加柔顺,加工性能更加优良。

再生聚酯瓶片顾名思义就是回收已经使用过的或废弃的聚酯塑料瓶通过加工、漂洗而生产出来的聚酯瓶片。

3-1    项目产品样图

再生聚酯瓶片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主要用于制造纤维、片材和非食品包装用瓶。

项目产品主要供给位于松溪工业园区的福建闽瑞纤维有限公司作为涤纶纤维生产原材料,以满足区域需求。

3.2 下游产业市场

 根据数据显示,在我国纤维用量中,化学纤维占比已达到 80%以上。涤纶纤维作为最重要的化学纤维,受益于经济复苏,下游服装面料、产业用纺织品和装饰领域纺织品三大行业需求皆持续向好。

3-1    涤纶纤维三大终端需求

3.3 目标市场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

4.2 建设条件

4.2.1自然条件

4.2.2交通条件

4.2.3公用工程条件

4.2.4施工条件

第五章 技术、设备方案

5.1 工艺技术

5.1.1流程简述

1、预洗

以水为媒介,首先通过预洗槽使泥沙、瓶标、瓶盖等物质等分离出来。

2、打料

将成块的塑料瓶片通过打料机打松散,以便后续清洗。

3、热洗

热洗过程中所用热水由锅炉通过电加热提供,热洗过程中利用热洗槽对瓶片进行高温热洗(不断注入热水,控制温度为80℃,),并定量在热洗槽中加入碱(NaOH),控制热洗槽中碱液浓度为1.5%-2%,碱洗20分钟。

4、摩擦

使用摩擦机将粘合在一起的塑料瓶片通过力的作用分开。

5、脱水

热洗结束后,清洗液与瓶片一起出料,出料采用脱水机进行脱水。脱出清洗液经过沉淀池处理后50%回用至热洗槽。

6、漂洗

脱水后瓶片采用三级漂洗进行再次洗涤。第三道清水在不同高差中先由第三道流进第二道漂洗曹,然后再由第二道漂洗曹进入第一道漂洗曹,而后由第一道清洗槽中排出。

7、脱水

三级漂洗结束后,采用脱水机进行脱水。

8、色选

色选机通过感光反应自动将不同颜色的pet瓶片分选开。

9、打包出售

色选好后的瓶片通过打包机打包后,外售。

 

5.1.2工艺流程图

5.2 设备方案

5.2.1设备选型原则

1、设备性能先进。技术水平及装备水平先进,单位产品物耗、能耗低,加工程度和加工能力较高,设备运行稳定,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较高,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卫生要求。

2、适用性强。与市场条件适应,有能力进行生产调节,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原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加工要求适应;与工艺技术要求相适应,同项目生产能力相匹配,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相适应,满足现有技术条件下使用要求和维护要求;与安全环保相适应,确保安全生产,尽量减少“三废”排放。

3、可靠性高。设备成熟度高,采用已充分验证并使用的设备;生产稳定性高,不对人员造成危险;使用寿命长。

4、技术经济合理。设备配置应均衡合理,考虑整条生产线配置综合经济性,选择投资小、成本低、利润高、经济合理设备选择方案。

5.2.2设备购置

表5-1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备注

1

自动分盖双漂机

1

盖身分离

2

皮带输送机

1

 

3

打料机

1

用于松散塑料瓶片

4

摩擦机

1

使得黏在一起的瓶片分离

5

螺旋输送机

1

 

6

脱水机

2

脱水

7

整瓶清洗机

2

清洗

8

色选机

1

色选

9

上料龙

4

上料

10

双漂洗机

3

漂洗

11

打包机

1

打包装袋

 

 

第六章 工程方案

6.1 给排水改造

6.1.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6.1.2给水设计

1、给水水源

本项目利用市政供水系统供水,设进水管2条,管径DN150,由市政给水管就近接入。

2、用水量

项目最高日用水量约为36.88m³/d。主要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如下表所示:

表6-1   主要生活用水项目及其用水量汇总表

序号

用水项目

使用人数或单位数

单位

用水量标准(L)

最高日用水量(m³)

1

生产用水

91

d

330

30.03

2

生活用水

10

50

0.50

3

厂区洒水

3000

1

3.00

小计

   

33.53

4

未预见水量

按上述两项之和的10%计

3.35

合计

   

36.88

             

3、给水系统

1)冷水系统

(1)室外给水采用消防和生活、生产合用给水管网系统。

(2)室外管网呈环状形敷设,干管管径为DN150mm。管道覆土深度0.8m。

(3)根据不同的用水性质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4)给水采用市政直供。

(5)给水管采用下行上给式管道系统。

(6)给水竖向共分1个区。

2)热水系统

项目所需热源均有工业园区内锅炉间的1t/h电锅炉提供,与福建创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福建荣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共用。

4、管材

室外管道:DN≥100mm,埋地时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承插连接,露置时采用焊接钢管;DN<100mm,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室内管道:生活及一般生产给水管道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6.1.3排水设计

1、排水量

(1)污水量

污水量按生产及生活用水量(不含绿化用水)的90%计算。

(2)雨水量

雨水根据福建省暴雨强度公式

q=6400(1+1.059lgP)/(t+23.36)(L/s•ha)

式中: P=3年       t=t1+mt2 (min)

t1:地面集水时间   取t1=10分钟

t2:管内流行时间   取t2=0.5分钟

m:延缓系数       取m=2

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Ψ=0.6

2、排水系统

(1)排水采用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分流制。生产污水进入厂区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

(2)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结合地形排向市政雨、污管道内。

3、管材

(1)室外

污水管道选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缠绕管,套管加密封胶连接;雨水管道选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缠绕管,套管加密封胶连接。

(2)室内

污水管道选用UPVC塑料管,采用粘接连接;雨水管道选用UPVC塑料管,采用粘接连接。

6.2 电气改造

6.2.1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2.2负荷等级

本工程除消防设备、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为二级负荷外,其他均为三级负荷。

6.2.3负荷计算

本工程负荷用电性质分为动力、照明两大类,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动力设备安装容量按实耗计算;办公等按单位面积法计算。

表6-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选择表

功能组成

面积

(㎡)

安装功率

(W/㎡)

总安装功率(kW)

同时系数

需要系数

有功功率(kW)

租赁厂房

2665.00

20.00

53.30

0.80

0.60

25.58

设备预留

 

 

140.00

0.80

0.60

67.20

合  计

 

 

193.30

 

 

92.78

综上所述,本项目总有功功率92.78kW,配备120KVA变压器1台。

6.2.4电源及电压

本项目用电为10kV高压供电,按照水利电力部《全国供用电原则》规定,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需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备用电源采用风冷式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电压为0.38/0.22kV。当10kV电源失电后,发电机在30s内自动启动向二级负荷供电。

6.2.5用电管理及电能计量

本工程计量分为动力、办公用电两大类。除在10kV进线侧设置专用计量柜外,低压侧按使用功能分别设置计量表;动力用电在变电所集中计量;配套用房按用户设计量表。

6.2.6设备接地

建筑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及金属管构件、电缆铠装等均需可靠接地。建筑内的电气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同一接地网,该综合接地系统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该工程配电系统采用TN-C-S接地型式,即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PE线从变压器分开后,严禁二者再次混接。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与金属管构件均应与PE线相连。

6.2.7照明

1、照度标准

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各场所照度值如下:

配电室:200lx

控制室:300lx

风机房、空调机房、泵房:100lx

车间:150lx

办公室等:300lx

室外照明采用高杆路灯,光源为高压钠灯,在厂区内变配电所内集中控制。

2、灯具型式及控制方式

管理用房:采用格栅式高效荧光灯为主,辅以高效节能嵌灯,采用跷板开关就地控制。

车间:按照生产使用要求,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

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节能型灯具,由消防中心集中控制或就地控制。

3、应急照明

配电房、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楼梯间、前室、公共走廊、大堂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

6.2.8防雷

1、防雷等级

根据本工程建筑性质及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本工程为三类防雷建筑。

2、防雷措施

(1)为防直雷,直接利用建筑金属屋面(其厚度不小于0.5mm)及金属构架做防雷接闪器。

(2)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3)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住进,引下线平均间距分别为18m。

(4)高、低压变、配电设备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屋顶风机配电箱和其它重要设备配电箱内加装SPD模块,以防雷击过电压损坏设备。

6.3 空调及通风改造

6.3.1空调设计

1、设计参数

项目的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见表6-3。

表6-3  项目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表

房间名称

温  度 ℃

相对湿度%

新鲜空气量

m³/h·人

噪声标准

dB(A)

夏 季

冬 季

夏季

冬季

1

办公室

23~26

20~22

≤65

≥40

50

35~40

2

车间

22~24

18~21

≤55

≥30

30

55~65

2、空调方式

办公用房设置冬夏自动冷暖空调系统。

6.3.2通风设计

通风原则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对面积较大,难以形成良好自然通风的车间以有组织的机械通风为主,卫生间采用换气扇,换气次数6~10次/h。

 

第七章 原辅料及燃料动力

7.1 原辅材料消耗

7.1.1主要原材料

本项目原材料消耗包括废旧矿泉水瓶、瓶碎片等。

7.1.2原材料消耗

7.2 燃料动力消耗

本项目生产所需燃料动力主要有水、电等。

本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较为充足,能够满足项目需求。本项目主要燃料动力消耗详见下表:

表7-2     燃料动力消耗表

序号

内容

单位

年耗量

单价(元)

合价

(万元)

1

t/

12171.39

3.50

4.26

2

KWh/

73.48

1.00

73.48

 

合计

 

 

 

77.74

第八章 节 能

8.1 设计依据及原则

8.1.1设计依据

8.1.2 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设计的法令法规。

2、项目为新建项目,应该选择先进、高效的的工艺和设备,以提高环保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3、节能设计必须满足使用功能、外部环境条件、消防、安全防护的要求。

4、建筑设施整体布置应该紧凑,减少能源损耗。

8.2 能耗种类及指标

表8-1  项目年能耗估算表

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实物量

参考折标系数

年耗能量(tce)

电力

万kWh

73.48

0.1229kgce/kW·h

90.31

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

90.31

耗能工质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实物量

参考折标系数

年耗能量(tce)

新鲜水

t

12171.39

0.0857 kgce/t

1.04

耗能工质总量(吨标准煤)

1.04

项目年耗能总量(吨标准煤)

91.36

8.3 能源供应分析

项目建设地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工业用水由市政自来水厂集中供水。项目的供电由临近110KV变电站接入,保证企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8.4 能耗指标及分析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单位产值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为:

91.36÷16500=0.00554tce/万元

生产环节单位产品电耗为:

53.22万÷30000=17.74kwh/吨

生产环节单位产品水耗为:

9909.9÷30000=0.33m³/吨

生产环节单位产品电耗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2015年第81号公告)中“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的综合电耗低于500千瓦时/吨废塑料”、“PET再生瓶片类企业与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1.5吨/吨废塑料”的有关规定。

本项目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符合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节能要求,能耗指标达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8.5 节能措施及效果

8.5.1工艺及设备节能

1、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合理布置厂房设备、理顺工艺流程、区划生产区域,使之物流便捷,有效降低生产中不必要的能耗和费用。

2、在设备选用上采用高效、低能耗设备。

3、进入车间的水、电、气均设置流量计,做到计划使用,定量考核,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8.5.2建筑节能

1、总平面设计

(1)尽量减少硬化(混凝土、石板等)地面,增加绿地;

(2)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

2、建筑单体设计

(1)选用合适的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门窗洞口的开启位置有利于自然采光,也有利于自然通风。

(2)原则上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总体布局中的建筑尽量争取较多的房间有较好的朝向,并有利于开窗和组织好自然通风。

(3)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适中。

(4)外墙表面采用灰白色外墙漆,以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5)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式外窗。

(6)空调机组室外机位置合理,尽可能的布置在竖向凹槽内,同时采用金属百叶围护。

3、建筑物外围护墙

在满足基本的承重、安全围护、防水、防潮功能外,还考虑了以下几点:

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烧结多孔砖作为墙体材料;

对传热性好的墙体或墙体中传热性好的部位(“热桥”)拟采用保温体系,以满足相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4、门窗

除满足基本的采光、通风和安全围护作用外,还从以下及各方面来考虑门窗的节能特性,以满足相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1)选用节能型灰色型材窗框;

(2)采用塑框型材中空玻璃;

(3)门窗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本工程外窗气密性为《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为Ⅱ级。

5、屋面

采用集防水、保温于一体的屋面防水做法,平窗均设置水平遮阳板。对于围护结构个别部位满足“节能标准”有较大困难时,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建筑物全年耗电量的综合性能指标计算,通过调整构造,使该指标以满足相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8.5.3给排水节能

根据我国现行供水情况及建筑用水情况,建筑给排水节能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选用节能型的给排水设备实现运行节能。

2、充分利用市政管压力供水、减少加压供水楼层数以减少用能耗量。

3、给排水管道采用加厚型防隔震及防噪音管材。

4、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5、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减少供水能耗。

6、采用变频供水设备,让水泵常用功率在高效段,节约电能耗。

7、适当增大管径,以降低沿程水损,降低扬程,节约电机功率。

8.5.4电气节能

1、选用低损耗高效节能型变压器,并使变压器负荷率接近90%。

2、变配电房布置在负荷中心。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与路径,减少损耗。

4、在变压器低压侧设集中低压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到0.95以上。

5、各种场所的照度值、LPD值严格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的有关规定。

6、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分散控制,获得较高的照明质量,降低能耗。

7、照明灯具均自带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

8、公用照明、配套设备、室外路灯照明设单独计度,进行电能用量考核。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 设计依据

9.2 设计原则

9.3 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9.3.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

1、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是建筑工程敏感的环境问题之一,主要来源于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类施工机械和活动,包括:

(1)土石方施工阶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人工工具、运输车辆等。

(2)混凝土浇筑阶段: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振捣棒等。

(3)结构施工阶段:地泵、汽车泵、混凝土搅拌车、振捣棒、支拆模板、搭拆钢管脚手架、模板修理、电锯、外用电梯等。

(4)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拆脚手架、石材切割、电钻、电锯等。

2、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及生活废水、雨水等。施工现场应设置独立的雨、污水管网,雨水、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

3、废气:包括各类燃料动力机械作业时排放的燃油废气。

4、固废:主要是土石方工程及混凝土浇筑中产生的废弃土石和施工废料等,也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废弃物。

5、扬尘:主要包括拆迁、土方施工、现场搅拌、裸露土地、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材料,建筑垃圾的存放运输等。

9.3.2治理措施

1、噪声: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阶段不同,噪声限值也不同。夜间除打桩阶段为禁止施工外,其它阶段限值为55dB。因此,应提倡文明施工,减少人为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建立健全控制噪声的管理制度,对噪声进行监测,发现超标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控制措施。常见的控制措施有:消声、吸声、隔声和阻声。

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期的土建施工阶段产生,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噪声较强,且日夜连续工作,将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应予以重视,建议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1)采用较先进的、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并加强维护和保养,以降低声源声级;

(2)施工尽量在白天进行;

(3)将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设置在距居民区较远的位置,并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

施工场界噪声的控制应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

2、废水:由于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含悬浮物和少量石油类,建议修建隔油池、沉砂池,施工期间的废水经隔油、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废气:为减少施工期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期必须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保养维修,提高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率,缩短工期,降低燃料废气的排放量;

(2)对开包的水泥应及时使用和清扫,对土石方装卸和运输产生的扬尘采取洒水、限制车速抑尘措施,以减轻对施工区域附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运渣车辆不得超高运输,并要关闭顶部车盖,以免洒落。

4、固废:施工期应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排放、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统筹管理,不仅应着眼于对已产生的固废进行处置,更应强调不产生、少产生固体废弃物和对已产生的固废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固体废料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轻水土流失对水体的污染;产生的弃土和施工废料应运往指定的地点填埋;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保部门统一处置等。

5、扬尘:可在现场设置围挡,实施淋水降尘,场内道路硬化,垃圾封闭,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进行控制。

9.4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9.4.1项目的主要污染物

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污染源包括废水、噪声、固体垃圾、粉尘与废气等。

1、废水

生产污水、回收塑料清洗废水、厂房的冲洗废水和厂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2、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3、噪声

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弃物

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生活垃圾。

9.4.2环保措施

1、废水

项目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全部排入处理池,本项目废水不外排。

2、废气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气体经设备自带的除尘器净化后外排。

3、噪声

项目选用低噪设备,加装消声器、加减振台座减振,并在建筑上采用隔离、隔音等处理措施,使昼间和夜间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4、固体废弃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集中后统一运往城市指定的垃圾场。

9.5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经过上述处理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可达到清洁环保的目的

第十章  

10.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6、地方各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消防法规、法令。

10.2 总图消防

10.2.1防火间距

在总体布局方面,各建筑物之间相互间距均符合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

10.2.2消防车道

沿厂区四周设置消防车环道。

10.2.3扑救面及扑救场地

沿厂区四周广场设置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

10.2.4对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的要求

消防车道净的进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m(双车道≥7m)。通过扑救场地的消防车道坡度≤5%。消防车道的最小转弯半径R≥9m

10.3 建筑消防

10.3.1耐火等级与防火分区

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防火耐火等级为二级,每4000㎡设1个防火分区。科研办公综合楼、宿舍为多层公共建筑,防火耐火等级为三级,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10.3.2安全疏散

每个防火分区内均设有不少于2个的安全出入口;两座楼梯之间的距离>5m时,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

10.3.3建筑防火构造

本工程防火隔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楼、电梯间隔墙以及分户墙采用200厚加气砼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以及所有管道井的隔墙采用200厚加气砼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板用混凝土封堵。

10.4 给水消防

10.4.1消防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确定本工程消防用水量及火灾持续时间如下:

1 室内:15L/st=3h

2 室外:30L/st=3h

10.4.2室外消防给水

1、水源为市政给水系统,采用室外给水消防系统和生活用水系统合用给水系统,由市政供水直接供水,设进水管1条,管径为DN150mm

2、室外消防管网呈环状形敷设,干管管径为DN150mm

3、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

10.4.3室内消防给水

1、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常高压制,在室内各层设置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洒系统。

2、设置独立的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水池有效容积V≥324m³

10.4.4消防管材

1、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及沟槽式卡箍连接。

2、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管内壁喷塑外壁涂石油沥青球墨铸铁给水管,橡胶圈接口。

10.4.5化学消防

根据建筑面积和耐火等级及功能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10.5 电气消防

消防负荷为二类负荷,车间内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自带蓄电池,发生火灾时自动电源并启动应急照明。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作防雷接地装置,在车间、办公楼等屋面架设18m×18m网格的避雷网。

10.6 消防管理

厂内设消防安全科,负责全厂的消防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提高全体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全厂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车间设置消防安全员,负责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经常开展消防业务训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同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制度,增强车间操作工人的消防观念。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制定防火安全检查表。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

11.1 工程概述

本工程遵照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的“三同时”规定,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业安全卫生标准及有关规范,对可能危及生产和生活的不安全因素和影响生产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有害因素采取措施,以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11.2 设计原则

1、采取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时,应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能够: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2、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3、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满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的“三同时”的要求。

11.3 劳动保护

1、该项目设备选型、安装,材料选购、制造、检验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实施,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使项目建设符合保障职工和居民身体健康的要求。

2、按照国家职工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发给职工劳保用品,要求职工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上班。

3、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以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4、要求员工严格遵守有关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避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也能正确、及时抢救和处理,避免和防止事故扩大。

11.4 劳动安全卫生主要防范措施

1、对噪声源采取消声、减震、隔离等措施,噪声较大区域,设置操作室,使操作人员避开噪声危害。  

2、各种用电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电缆桥架均进行保护接地,设置接地网。

3、原材料及成品搬运、堆垛采用专用叉车,实现机械化装卸,降低劳动强度。

4、定期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11.5 安全急救及卫生保健

本项目管理及生活建筑设有更衣室、盥洗间、厕所、淋浴等生活辅助用房以及设有急救箱。

11.6 预期效果及评价

本工程对安全、卫生方面设施的设计是行之有效的,预期能达到卫生规范要求和有关标准,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结合项目在安全卫生方面的各项管理措施,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2.1 组织机构设置

12.1.1组织机构的设立

项目组织机构是公司进行各项活动及保障各功能实施的一种手段。在内部,这些活动及功能按照专门设计的结构组合分工后,形成不同的职能部门。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协调这些活动,确保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

12.1.2组织机构图

根据业主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特殊性,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为如下图所示的模式。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生产部

技术部

品质部

财务部

资材部

营销部

综合部

 

图12-1   项目组织管理示意图

12.2 劳动定员、人员来源和培训

12.2.1劳动定员

1、生产班制

年工作天数:330天

生产班制:生产厂房实行三班制运转,管理干部、技术管理人员、后勤、维修、安全消防等部门实行三班制,保卫和生产相关部门设夜间值班。

2、劳动定员

本项目总定员10人。

12.2.2人员来源

本项目各生产岗位工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因此,企业应配备受过专门教育并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般生产人员和后勤人员主要就近招聘。

12.2.3人员培训

工人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的操作、注意安全防护。本项目生产人员上岗前,要严格组织人员培训,分别从生产工艺和各车间设备技术操作规程开始,采用专家授课、理论考核、新老职工现场操作示范培训的办法,经综合考核合格后,发上岗证、持证上岗。并做到专家定期培训,定期按操作规程检查评定等级,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操作能力,全面完成项目的各项指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

13.1 项目实施进度

结合本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工程量大小、建设难易程度、建设条件,社会环境影响,以及施工条件等具体状况,确定本项目建设周期共12个月,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

2017年1月-2017年4月,完成项目施工准备工作;

2017年5月-2017年8月,完成租赁厂房清理腾退及附属工程改造施工;

2017年9月-2017年10月,完成设备采购、安装等;

2017年11月,完成人员招聘、培训等;

2017年12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进度计划表详见13-1。

 

 

 

表13-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序号

名称

20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前期准备工作

                       

2

厂房清理、腾退、改造

                       

3

附属工程

                       

4

设备安装调试

                       

5

员工招聘与培训

                       

6

竣工验收

                       

 

13.2 项目招标

13.2.1招标范围

13.2.2招标形式

13.2.3招标信息发布

13.2.4招标工作组织

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招标代理中介机构组织实施本项目的招标工作,招标中介机构须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完成编标、公告、资审、评标等工作。招标的具体情况参见招标基本情况表。

表13-2     招标基本情况表

内容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型式

招标方式

不采用招标方式

备注

全部

招标

部分

招标

自行

招标

委托

招标

公开

招标

邀请

招标

勘察

 

 

 

 

 

 

 

设计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监理

 

 

 

 

 

 

 

设备

 

 

 

 

 

其他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 投资估算范围

投资估算范围为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按设计规定的全部土建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等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

14.2 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7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福建省综合单价表》2002版;

3、《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与《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101-2005);

4、《福建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单价表(2005)》与《福建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201-2005);

5、《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及其配套文件;

6、工程量根据方案设计估算;

7、设备价格:主要设备通过厂家询价,小型及通用设备采用市场价;

8、材料价格:材料价格采用市场价格,不足部分采用2015年《福建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指导价格;

9、相关费用按国家及福建省有关规定计算;

10、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1、类似项目的结算、预算资料。

14.3 项目建设投资

14.3.1工程费用

1、建筑工程

(1)土建

根据近期同类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测算。

(2)公用配套设施

由各公用专业按工艺要求,结合工艺布置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据有关的估算指标编制。

(3)设备基础费

由工艺专业根据相关的估算指标进行测算。

2、 设备及安装工程

(1)设备原价

按近期设备制造厂或供应商的询价进行测算。

(2)设备运杂费、安装费

由工艺专业根据相关的估算指标进行测算。

14.3.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建设用地费用

2、技术咨询费用

前期工作咨询费:根据计价格[1999]1283号计算。

勘察设计费: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计价格[2002]10号文件《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标准计取。

施工图审查费:按1.2元/平方米计算。

环境影响评价费: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规定计算。

造价咨询服务费:根据价协〔2015〕9号计算。

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的规定计算。

3、工程建设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计算。

3、工程建设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计算。

4、生产准备及其他费

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根据本工程的具体计取。

工程保险费:按工程费用的4‰计取。

14.3.3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

按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合计的10%计算。

2、价差预备费

根据原国家计委颁发的计投资(1999)1340号文的规定,和物价变化趋势、项目特点,本项目涨价预备费计算指数按零考虑,不计列。

14.3.4建设期借款利息

本项目不申请银行贷款。

14.3.5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得项目满负荷生产年份需流动资金1225.69万元。

14.3.6项目总投资

经上述计算,本项目总投资为48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74.31万元(工程费用3191.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57.7万元,预备费324.94万元),流动资金1225.69万元。

14.3.7有关问题说明

1、其它费用参照国家和福建省有关规定计取,若与实际不符,可按实调整。

2、本估算是按现行定额、取费标准、价格依据、现有相关图纸和公用专业指标编制的,因此,只能反映现时设计造价水平,如果在以后各阶段内相关资料、依据发生变化,应在规定范围内调整。

14.4 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

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

15.1 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

15.1.1原则

1、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一致性原则,效益计算与投资对应;

2、遵循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原则;

3、以动态、定量分析为主,静态、定性分析为辅,对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进行评价;

4、在计算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15.1.2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7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国家现行的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

3、建设方案;

4、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

15.1.3评价参数

本项目建设期12个月,财务评价计算期取15年,项目融资前税前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12%,期望投资回收期为8年。

15.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5.2.1销售收入估算

15.2.2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5.3 成本费用估算

15.3.1经营成本估算

1、原材料费

产品的材料消耗量根据工艺设计估算,材料价格按市场价格计算;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将持续地进行产品的试验、改进,材料费参照企业以往新产品研发统计数据估算。

2、燃料及动力费

本项目年耗水按照3.5元/m³计算;年耗电量按照1.0元/kWh计算。

3、职工工资及福利费

本项目新增劳动人员为10人,平均工资及福利按5万元/人•年估算。

4、修理费以固定资产原值为基数按比例提取,提取比例为3%。

5、其他费用参照同类企业生产统计数据估算。

15.3.2折旧费、摊销费

折旧费按直线折旧法以工程分类计算。建筑工程折旧年限为30年,设备折旧年限为13年,固定资产残值率按5%计算。无形及其他资产按10年摊销。估算得项目年折旧费为314.42万元,年摊销费为0万元。

15.3.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为建设投资借款余额应在生产期支付的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与短期借款利息之和。

 

 

表15-2     项目成本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生产成本

135025.94

 

9858.8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3907.46

1

直接材料

130152.66

 

9392.46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1

原材料

130152.66

 

9392.46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1.1

生产材料

130152.66

 

9392.46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13417.8

2

直接燃料及动力

754.08

 

54.42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2.1

燃料

 

 

 

 

 

 

 

 

 

 

 

 

2.2

动力

754.08

 

54.42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77.74

3

直接工资及福利费

50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

制造费用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361.92

4.1

折旧费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314.42

4.2

租赁费

10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4.3

修理费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4.4

其它制造费用

 

 

 

 

 

 

 

 

 

 

 

 

5

管理费用

 

 

 

 

 

 

 

 

 

 

 

 

5.1

无形资产摊销

 

 

 

 

 

 

 

 

 

 

 

 

5.2

其他资产摊销

 

 

 

 

 

 

 

 

 

 

 

 

5.3

其它管理费用

 

 

 

 

 

 

 

 

 

 

 

 

6

财务费用

 

 

 

 

 

 

 

 

 

 

 

 

6.1

短期负债利息净支出

 

 

 

 

 

 

 

 

 

 

 

 

6.2

长期负债利息净支出

 

 

 

 

 

 

 

 

 

 

 

 

6.3

其它财务费用

 

 

 

 

 

 

 

 

 

 

 

 

7

营业费用

4481.4

 

323.4

462

462

462

462

462

462

462

462

462

8

总成本费用

139507.34

 

10182.2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14369.46

9

经营成本

136363.14

 

9867.78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4055.04

10

固定成本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411.92

11

可变成本

135388.14

 

9770.28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3957.54

 

 

 

 

 

15.4 盈利能力分析

15.4.1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分析

根据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的财务指标如下: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9.02%(所得税前);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30.33%(所得税后);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5764.37万元(ic=12%);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3795.77万元(ic=12%);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3.75年;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4.38年;

分析上述财务指标,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均大于零。项目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4.38年,低于基准投资回收期5年。因此,本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可满足要求。

15.4.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分析

根据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0.33%。因此,从项目资本金投入可获得的收益水平看,满足投资者的要求,项目在财务上可以被接受。

15.4.3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分析

本项目正常生产年份销售收入为16500万元,税金及附加为471.48万元,总成本费用为14369.46万元,利润总额为1659.06万元。

所得税税率为25%,年缴纳所得税为414.76万元,净利润为1244.29万元。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为124.43万元。

根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计算的盈利指标如下:

总投资收益率(ROI)=EBIT/TI×100%=33.27%

式中:EBIT――营运期正常年份息税前利润

TI――项目总投资(包括流动资金)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NP/EC×100%=24.95%

式中:NP――营运期内年平均净利润

EC――项目资本金

均满足投资者的要求。

15.5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

因此,项目具备财务生存能力。

15.6 不确定性分析

15.6.1盈亏平衡分析

BEP(利用率)= ×100%=19.89%

根据计算数据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如图15-1。

盈亏平衡分析表明,该项目运营能力只需达到设计规模的19.89%时,企业就可以保本,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图15-1  盈亏平衡分析图

15.6.2敏感性分析

项目在计算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建设投资、经营成本、产品价格。上述各单因素变化±5%、±10%、±15%时对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见表15-3。

表15-3      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不确定
因素

不确定
因素变
化率(%)

项目评价指标

指数

 

税后财

务净现值

税后内
部收益率

借款
偿还期

偿债
备付率

敏感系数

临界点

 
 

0

基本方案

 

3795.77

30.33

 

 

 

 

 

1

建设投资

20

3395.1

26.89

 

 

 

187.91

 

-20

4196.44

34.64

 

 

 

 

 

10

3528.66

27.96

 

 

 

 

 

-10

4062.89

33.09

 

 

 

 

 

5

3662.21

29.11

 

 

0.8

 

 

-5

3929.33

31.66

 

 

 

 

 

2

销售价格

20

11316.94

62.69

 

 

 

-8.62

 

-20

-4263.85

 

 

 

 

 

 

10

8809.46

52.2

 

 

 

 

 

-10

-1217.92

5.4

 

 

 

 

 

5

6303.25

41.47

 

 

7.35

 

 

-5

1288.3

18.52

 

 

 

 

 

3

经营成本

20

-2844.76

-4.38

 

 

 

8.48

 

-20

10252.62

58.28

 

 

 

 

 

10

-508.37

9.31

 

 

 

 

 

-10

8099.92

49.2

 

 

 

 

 

5

1643.07

20.25

 

 

6.65

 

 

-5

5948.47

39.93

 

 

 

 

 

4

产量变化

20

6059.91

40.41

 

 

 

-28.63

 

-20

1531.63

19.71

 

 

 

 

 

10

5305.62

37.1

 

 

 

 

 

-10

2285.93

23.33

 

 

 

 

 

5

4550.06

33.74

 

 

2.25

 

 

-5

3041.48

26.87

 

 

 

 

 

根据敏感性分析表所示数据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如图15-2。

图15-2    财务敏感性分析图

从敏感性分析表和分析图可以看出,项目对上述各单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产品价格、经营成本、建设投资。从敏感性分析图可知各指标在变化幅度内变化时,财务内部受益率均大于基准收益率,表明该项目具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

15.7 财务评价结论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均大于零。项目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4.38年,低于基准投资回收期8年。因此,本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可满足要求。

根据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建设期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持平,交叉期、运营期内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具有很强的财务生存能力。

从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来看,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

16.1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投资项目的风险是指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项目实施后偏离预期结果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项目风险贯穿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参考本类项目的实施和运营状况,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6.1.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项目遇到的主要风险之一。它的损失主要表现在项目产品销路不畅,原料供应不足,以至产量和销售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本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供需实际情况与预测值发生偏离;二是项目产品市场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项目产品和原料的实际价格与预测价格发生较大偏离。

16.1.3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也是项目遇到的主要风险之一。主要指资金来源中断或供应不足导致项目工期拖期甚至被迫终止,利率变化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16.1.4政策风险

主要指由于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政府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导致项目原定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

16.1.5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主要指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主要外部协作配套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

16.1.6社会风险

主要指预测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损失。

16.2 风险评估

按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把风险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严重风险和灾难性风险四个等级。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结合专家评估结果,本项目的各项风险的风险程度见下表:

16-1   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分析表

序号

风险因素名称

风险程度

灾难性

严重

较大

一般

1

市场风险

 

 

 

1.1

市场需求量

 

 

 

1.2

竞争能力

 

 

 

1.3

价格

 

 

 

2

原材料风险

 

 

 

3

资金风险

 

 

 

3.1

利率

 

 

 

3.2

资金来源中断

 

 

 

3.3

资金供应不足

 

 

 

4

政策风险

 

 

 

5

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6

社会风险

 

 

 

16.3 风险防范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资金风险是项目存在的较大的风险。为了合理有效地做到事前控制,使各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降到最低点,建议做好以下防范对策:

1、做好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实施差异化竞争,避免产品陷入价格竞争;

2、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计划,做好投资控制;

3、做好与外部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主要外部协作配套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七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评价

17.1 编制依据

《国务院信访条例》;

《关于开展重大建设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

17.2 风险调查

17.2.1风险调查的内容

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管线拆改、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交通影响、施工措施及对项目区域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等方面。

1)项目建设方案及主要比较方案,全面征求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外部条件稳定,方案风险较小。

2)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包括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已实施项目实际发生的资料,拆迁范围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可能受项目影响的住宅、厂矿企业等,全面征求产权单位及相关群众的意见,收集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

3)管线拆改,调查落实拆改管线的产权单位、管线数量、拆改方案、拆改及施工过渡等,并全面征求主管部门、产权单位及相关群众的意见。

4)生态环境保护,收集项目周边有影响的自然保护区、水 源保护区等;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振动、 扬尘、固体废弃物等;运营期间噪声、振动、固体废弃物、电磁及热 辐射、光污染、通风等。征求主管部门及相关群众意见,综合考虑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意见。

5)文物保护,调查、分析项目周边主要文物、古木、墓地等分布及与项目的关系;对于受项目影响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征求文物主管部门意见。

6)交通影响,包括项目周边主要既有道路、规划道路情况,征求主管部门及相关群众等意见,尤其是封堵既有道路、施工干扰等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7)施工措施,包括基坑开挖、降水、地下结构开挖、爆破等引起附近房屋沉降、倾斜、变形、裂缝、渗漏、倒塌等可能的影响,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8)项目周边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包括建筑物等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影响公共场所舒适度、安全性等。

9)项目所在市县基本概况;各级政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统计;十三五发展规划等。

17.2.2风险调查的范围

根据项目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确定项目的吸引范围为松溪县。凡项目涉及到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都纳入调查范围,涵盖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范围。

17.2.3风险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通过初测实地踏勘情况,以会议汇报形式征询市、区(县)及镇的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规划土地、环保等职能部门的意见,以及发函、环评公示、问卷调查、走访群众、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以达到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的目的。针对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建议,开展风险分析的情况以及制订、优化完善预防和化解措施的情况。

17.2.4主要风险点

1、征地拆迁风险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因此,对征地拆迁项目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拆迁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项目不存在拆迁征地情况。

2、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风险

由于项目建设可能存在挖填土、取土、弃土等,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局部地区的地形地貌,破坏影响区域内的地表植被以及原来相对稳定的固定和半固定土质,使土壤变得疏松,造成塌陷,如疏于管理就会形成乱挖乱弃,弃土弃渣结构疏松,表层又无植被覆盖,遇有暴雨,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交通风险

土地分割(交通、灌溉)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对原有土地周边的交通出行方式、耕地的灌溉方式造 成影响或改变,从而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农业生产等与其切实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

4、项目其他方面的风险

项目其他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方面、居民就业方面、公众参与方面等风险可能产生的点。

17.2.5公众参与态度调查

实地调查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实地调查是在传播研究范围内,研究分析传播媒介和受传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实地调查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事实,还在于将调查经过系统设计和理论探讨,并形成假设,再利用科学方法到实地验证,并形成新的推论或假说。

项目公众态度调查主要采用问询法。

在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我们走访了项目所在地区规划、林业、环保、土地管理、水利及文物管理等有关部门,向有关行政领 导、管理人员汇报了本工程的总体设想,同时介绍了项目的工程概 况及环保进展情况,认真听取了专家和有关人士对项目环境保护的指导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本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交通安全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也提出了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周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7.3 风险识别

拟建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项目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风险和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社会对项目的认可接纳)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项目对社会稳定风险可分解为六种类型: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及补偿、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社会影响和媒体舆情。

这六类可细分为32个因素,本节将结合项目及周边环境特点,针对32个因素进行逐条对照,初步识别项目风险因素如下表17-1: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对照表。

17-1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对照表

类型

序号

风险因素

参考评价指标

是否为项目风险因素

备注

一.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

1

立项、审批程序

项目立项、审批的合法合规性。

 

2

产业政策、规划

与地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相容性,周边敏感目标(重要厂矿企业、住宅、等)与拟建项目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等。

 

3

设计标准

与行业中长期规划的符合性、功能定位的准确性。

 

4

立项过程中公众参与

项目方案、环评审批过程中的公示及诉求、负面反馈意见等。

 

二.征地拆迁及补偿

5

建设用地、房屋征拆范围

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因地制宜、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总体要求,房屋征拆范围与工程用地需求之间、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等。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

农民社会、医疗保障方案和落实情况,技能培训和就业计划等。

 

7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

实物或货币补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与近期类似地块补偿标准之间的关系(过多或过少均为欠合理)。

 

8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程序和方案

是否按照国家和当地法规规定的程序开展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工作;补偿方案是否征求公众意见等。

 

9

特殊土地和建筑物的征收程序

涉及基本农田、军事用地、宗教用地等征收征用是否与相关政策的衔接等。

 

10

管线迁改及绿化

管线迁改方案和绿化的合理性等。

 

11

对地方的其他补偿

对因项目实施受到各类生活环境影响人群的补偿方案等。

 

三.方案的技术经济性

12

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的工程安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13

建筑工程施工可

能引起的影响

主要有不良地质诱发的工程风险,建筑弃砟场的选址及征地,建筑开挖的爆破振动,建筑开挖过程中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流失,施工中产生的污水,施工过程中引起的火灾、爆炸等事故,运营过程中建筑内空气动力学效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运营过程中建筑内的火灾事故等。

 

14

资金筹措和保障

资金筹措方案的可行性,资金保障措施是否充分。

 

四.生态环境影响

15

大气污染物排放

施工、运营期间,工程施工

 

16

水体污染物排放

料运输过程中各污染物排放与环保排

 

17

噪声和振动影响

放标准限值之间的关系,与人体生理

 

18

电磁辐射、放射线影响

指标的关系,与人群感受之间的关系等。

 

19

土壤污染

重金属及有害有机化合物的富集和迁移等。

 

20

取、弃土场

取、弃土场设计是否符合环水保要求。

 

21

日照、采光影响

与规划限值之间关系,日照减少率,日照减少绝对量,受影响范围、性质(住宅或其他)和数量(面积、户数)等

 

22

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

公共活动空间质和量的变化、公共绿地质和量的变化,水系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社区景观的变化等

 

23

水土流失

工程实施引起地形、植被、土壤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

 

24

其他影响

如文物、古木、墓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

 

五.经济社会影响

25

对周边土地、房屋价值的影响

土地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房屋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影响等

 

26

就业影响

项目建设、运行对周边居民总体就业率影响和特定人群就业率影响等

 

27

群众收入影响

项目建设、运行引起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变化量和变化率,以及收入不均匀程度变化等

 

28

流动人口管理

施工期流动人口变化、运行期流动人口变化管理的影响等。

 

29

商业经营的影响

施工期、运行期对当地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30

施工措施的影响

拟建项目施工措施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31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施工过程对周边人群交通出行的影响,运行期间各类立交工程对周边人群、农民耕种、放牧等的影响

 

六.媒体舆情

32

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

是否获得媒体支持,是否协调安排有权威、有公信力的媒体公示项目建设信息、进行正面引导,是否受到媒体的关注及舆论导向性的信息。

 

17.4 风险评估

综合各单因素风险对拟建项目整体的风险影响,将项目整体风险估计结果与风险评判标准进行对比,确定风险等级。根据总体评判标准、预测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及可能参与的人数、单因素风险程度和综合风险指数等方面综合评判项目的初始风险等级。项目整体的风险等级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和叠加累积的原则进行判断。判断结果见表17-2

17-2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判参考标准表

风险等级

高(重大负面影响)

中(较大负面影响)

低(一般负面影响)

 

总体评判标准

大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

 
 
 

可能引发风险事件评判标准

如冲击、围攻党政机关、要害部门及重点地区、部位、场所,发生打、砸、抢、烧等集体械斗、聚众闹事、人员伤亡事件,非法集会、示威、游行,罢工、罢市、罢课等。

如集体上访、请愿,发生极端个人事件,围堵施工现场,堵塞、阻断交通,媒体(网络)出现负面舆情等。

如个人非正常上访,静坐、拉横幅、喊口号、散发宣传品,散布有害信息等。

 
 
 
 
 
 

风险事件参与人数评判标准

200人以上

20人~200

20人以下

 
 

单因素风险程

2个及以上重大或5个及

1个重大或24个较大

1个较大或14个一

 

度评判标准

以上较大单因素风险

单因素风险

般单因素风险

 

综合风险指数评判标准

0.64

0.360.64

0.36

 
 

17-3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判结果

风险等级

高(重大负面影响)

中(较大负面影响)

低(一般负面影响)

 

总体评判

/

/

 

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

/

/

个人上访,静坐、拉横幅喊口号、散发宣传品,散布有害信息等。、

 

风险事件参与人数

/

/

20人以下

 
 

单因素风险程度评判标准

/

/

1个较大单风险因素

 
 

综合风险指数评判标准

/

/

0.15

 
 

由表17-3对照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在未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的情况下,属于轻微风险项目。

17.5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为项目运营期中可能产生污染,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生产控制和污染治理力度,避免污染事件的发生。

17.6 风险等级

在采取以上可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后,通过预测落实措施后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包括发生概率、影响程度、风险程度等)综合判断拟建项目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详见措施前后各因素风险变化对比表17-4

17-4     措施前后各因素风险变化对比表

序号

风险因素(w

风险概率

影响程度

风险程度

措施前

措施后

措施前

措施后

措施前

措施后

1

房屋征拆范围

很低

很低

2

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

很低

很低

3

噪声和振动影响

很低

很低

中等

很低

很低

较低

很低

很低

较低

4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很低

很低

5

电磁辐射影响

很低

很低

6

施工措施的影响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很低

7

其他影响(文物、古木、墓地以及多样性破坏)

很低

很低

8

水土流失

很低

很低

9

水体污染物排放

很低

很低

10

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境和景观

很低

很低

11

取、弃土场

很低

很低

12

大气污染物排放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小

微小

17.7 风险分析结论

通过上述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对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建设标准、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既有管线拆改、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交通影响、施工措施及对项目周边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风险识别及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得出如下分析结论:

1、主要风险因素

1)项目建设的合法性

项目前期工作是依法合规的。项目建设合法性不存在风险内容。

2)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

项目占用的是企业自有土地,不存在征地拆迁风险。

3)施工措施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影响、环境影响、出行不便等因素,以及施工 安全、施工管理等方面不稳定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用工安全、安全保障、 工资发放、工程款支付等产生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地方政府紧密配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引发社会不稳定 问题的可能性,及时化解矛盾,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价为低风险。

2、拟建项目风险等级

项目作为再生聚酯瓶片生产项目,从立项之初就为公众所广泛关注,各级部门对项目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共同的努力下,相应对策切实落实到位后,项目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将明显下降。综合分析,项目初始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经过采取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为微风险。

3、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

发挥当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合理、通畅的风险管理联动机制,通过制定项目风险管理工 作计划,深入开展调查分析,加强对项目的正面宣传,优化设计方案,强 化施工和运营期的管理,全方位地落实、 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风险发生概率将进一步降低、风险影响程度亦将减小。

第十八章 结论及建议

18.1 结论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第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28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实现年产再生聚酯瓶片3万吨,项目规模以及能耗均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2015年第81号公告)中“PET再生瓶片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000吨”、“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的综合电耗低于500千瓦时/吨废塑料”、“PET再生瓶片类企业与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1.5吨/吨废塑料”的有关规定。

本项目正常生产年份销售收入为16500万元,税金及附加为471.48万元,总成本费用为14369.46万元,利润总额为1659.06万元,净利润为1244.29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3.27%,资本金净利润率24.95%,经济效益良好。

本项目可带动再生资源利用、机械加工、建筑、物流、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可解决项目所在地10多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孤独老人等社会问题,另外,项目每年可上缴税金886.24万元,对当地财政收入作用明显,具有显著的正面社会影响。

本项目选址科学,建设规模适度,项目建设的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能满足要求,建设方案合理可行,经济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8.2 建议

1、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和降低建设成本,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2、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能够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2019年9月23日 18:21
浏览量: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