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普咨询-河北省XX市XXX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康养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首页    康复及养老    易普咨询-河北省XX市XXX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康养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医疗康养园区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

  3、项目拟建地点

  河北省XX市

  4、项目建设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5、项目建设周期

  2021年4月-2021年7月,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等;

  2021年7月-2022年12月,项目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

  6、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占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660460.9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33440.09㎡,地下建筑面积约127020.83㎡。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医疗区、游乐区、康养区。

  7、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合计***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预备费***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表1-1项目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经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大于零;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高于项目设定基准收益率或行业基准收益率;所得税前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前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不含建设期),所得税后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为***(不含建设期)表明项目投资回收较快,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从财务指标可以看出,项目超过同类项目基准收益率(8%),投资回收期基本适中,从单体经济效益来说基本可行。

  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具备运营期基本财务生存能力。

  表1-2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一览表

  三、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分析

  1、国际养老产业发展

  法国于1851年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40年后,瑞典、挪威成为20世纪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另外两个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德国、爱尔兰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瑞士等国成为老年型国家。到20世纪90年代,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行列。国外发达国家对于老年居住问题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早,其研究主要集中养老保险、养老模式、养老住宅规划设计、养老地产的运营等方面。

  (1)美国

  目前美国人口正进入高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35年,美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将从现在的83岁上升到85岁,至2075年达到87岁;从现在到203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翻一番,达到7150万,届时65岁以上老龄人口大约占人口总数的20%。当代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颇具规模,老年人不再是从家庭到养老院的单一生活轨迹,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从健康老人服务、自理、半自理服务到专门护理等各种服务设施。退休社区(Retirement Communities)是其中一种。不同服务类型的退休社区面向不同的目标人群,60-70岁的健康老人是以“提供休闲生活为目的”的退休社区居民主力;而80岁以上的老人将成为以“提供医疗服务为目的”的退休社区居民主力。

  太阳城中心(Sun City Center)始建于1961年,是美国社区养老的代表。社区专为老年人设计,建筑以低层为主,交通组织人车分流,全面实现无障碍。大量的休闲设施也是该社区的一大特色。包括7个娱乐中心,它们提供游泳、网球和工艺,另外还有2个图书馆,2个保龄球馆,10个高尔夫场,3个乡村俱乐部,一间美术馆和一个交响乐演奏厅,太阳城配套设施。

  (2)德国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从现在的8300万下降到7000多万,一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50岁,1/3的人口超过60岁。目前德国老年人主要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异地养老和以房养老五种方式。其中社区养老正在成为主流。

  德国养老的新动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养老机构公司化。养老机构不依靠政府的直接资助,实现公司化独立运营。护理分级按每位老人护理所需服务时间划分为四级。护理人员与被照护老年人的比例最低为1:7.74。

  二是养老费用保险化。把护理分为0-4五个等级,由护理保险公司定期派专人到养老机构对老人护理等级进行评估监督。

  三是临终关怀法制化。法律规定德国医生负责对临终病人的资质认定。要保证一个持续不断的义务陪伴时间,做到减轻临终者的痛苦。

  四是护理人员外籍化。德国的《老年护理职业法》首次提出了非德籍护理人员的准入条件及其参加考试的具体要求。

  (3)加拿大

  加拿大和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一样,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人口老龄化进程。目前已迈入高龄化阶段,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3.7%;预测中位数年龄到2013年可能超过44岁。

  加拿大开设了许多为老人服务的养老机构,依据护理需求的程度从低到高划分为高龄人士公寓、退休人士之家、老人屋、护理安老院。这些养老机构设备都很完善,主办者大部分是私营企业,政府主办的数量不多。

  (4)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人口控制计划,导致生育率急速下降,逐渐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现象。在2000年正式进入了老年型社会;201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16%;预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加坡人为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35.6%,给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养老模式也从最初的家庭养老单一模式转向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的延伸。社区照顾有助于减轻机构照顾的压力,减少新加坡政府在养老机构建设中的财政支出,且有助于建立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在对老年人照顾问题上的一种责任共担机制,与新加坡制定福利政策的理念达到了高度的契合。

  2、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概述

  (1)养老产业的提出

  老年人的需求是老龄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而老年人的主要需求是养老服务需求。中国的养老产业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那些专门为照顾“三无对象”而设立的国家福利设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家庭和政府都无力负担沉重的养老服务压力,只能求助市场,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在老年人的众多需求中,养老服务需求是其主要需求,养老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对于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尚无定论,有人把养老服务统称为老年福利服务;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养老服务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养老产业,一部分是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其中养老产业,是指那些为高、中收入或经济保障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这些老年人有能力支付养老机构的各项费用,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机构。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则是为社会上更多的经济状况不是很优越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样旺盛,但是受收入的制约,他们承担不了市场化养老服务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2)中国的养老方式

  我国目前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方式。

  ①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就是由子女提供供养经费、生活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和精神慰籍的封闭式运作形式。家庭养老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血亲价值和血亲伦理之上的养老方式。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其他养老方式相比,优越性十分明显。一是家庭养老大都采取代际同居或居住地附近的方式,子女可以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照顾,二是父母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可提高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三是老年人与各年龄段的人保持接触,可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尤其是老人与孙辈的交往,能使老年人享受到天伦之乐。

  ②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在支付一定费用后,老年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举办的各种养老院、养老院、护理院等机构和设施中养老。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解决人口日益老化的问题,由民政系统牵头,陆续开办了包括养老院等在内的多项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民办养老机构涌现,成为政府养老机构的补充。近年来,选择进入机构养老的城市老人逐渐增多,主要原因:一是可减轻子女的负担;二是可避免因代沟冲突;三是能减轻老人家务劳动压力;四是能消除孤独感;五是能受到健康护理等专业化的服务。这些都是家庭养老难以比拟的。

  ③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接受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我国,考虑到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衰弱和机构养老的力不从心,及多数老年人处于经济和情感上的原因不愿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加上如今人们住房水平的提高,老人们有了较好的住家环境,老人更希望在家里而不是在养老机构接受服务,居家养老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是兼具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越性的新型养老方式。此外,从生活质量的角度而言,由于这三种养老方式彼此孤立,缺乏相互间的衔接和配套,目前仅能满足老年人吃穿住行,看病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更高层面,如生活满意度、精神生活(如文化娱乐)和奉献社会等方面的需求难以顾及。

  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的养老产业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受人口生育政策不受限制的影响,处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阶段,老年人占社会人口比重较低,所以该段时间养老问题并未引起社会的重视,也没有所谓的发展养老产业的说法。

  (2)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我国老年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一定体系。随着我国1999年老年人口比重进入国际公认老龄化水平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购买力的逐渐增强和老年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改变,我国的老年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大,初步显现一定的发展潜力。有些企业一哄而上,竟相推出老年产品,但由于未对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特征进行准确的分析,很多产品因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最终解散。

  (3)第三阶段

  21世纪初至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观念发生较大的改变,我国老年市场潜力增大,老年人需求开始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尽管企业界和理论界均认为我国的老年市场亟待开发、老年产业潜力巨大,但大部分企业却不敢轻易涉足老年产业。只有少数企业将目光瞄准了老年市场,推出了一些老人生活用品、老人保健品、老人服装、老人化妆品、老年服务设施等商品。整体来看,中国养老市场仍存在很大的空白。

  3、我国养老产业供给侧分析

  (1)建设投入不断上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0年9月发布的《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民政部门登记和管理的机构和设施共计201.5万个,职工总数1545.7万人,全国民政事业费支出427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为1.8%,其中中央财政向各地转移支付的民政事业费1566.6亿元,占全年民政事业费支出的36.6%。

  (2)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据民政部发布《为保障亿万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夯实制度根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29日,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共17.76万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54.6万张,其中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超过50%的养老机构和近40%的养老床位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举办主体逐步从政府为主转变为政府加大投入,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3)大多数养老机构条件有待改善

  当前,我国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养老院不多。而有些单位和个人资助的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养老院的环境、条件和服务则较差,不能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的。

  (4)整个供给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中高端养老供给存在缺失

  养老产业是个新兴产业,虽然80年代开始在国内兴起,但主要局限在养老设施方面,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同时,养老设施多数还是机构、政府投资,市场化程度较低。从2006年起我国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急需发挥社会养老功能,然而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落后于发达国家3%的比例。

  中高端养老机构因为其特殊性,不仅要满足全科医生24小时全天候监护提供基础治疗,职业化护理团队负责日常护理工作,还需要满足入住老人的精神需求,对机构专业性要求特别高。目前中国中高端养老市场主要由三大阵营组成:

  地产转型(万科、保利、远洋、乐城)、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和专业机构(亲和源、汇晨)组成了国内中高端养老护理机构的三大阵营。

  4、我国养老产业需求侧分析

  (1)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庞大的“需求主体”

  ①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绝对数和相对比例均增加,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并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对比2018年的数据: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60岁以上,仅增加0.2%,65岁以上,则增加0.7%,老龄化往高龄化发展速度加快。

  世界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是欧洲的总和。预计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间就有1个老年人,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也预示了养老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

  ②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更快,进程更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到成年型用了20年左右,从成年型到老年型也是20年左右时间,世界发达地区100年走过的历程,我国只用40年左右。而且,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5%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0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③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当成为老年型人口时,也只是刚刚达到小康水平,相比之下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之后人均收入在7000美元,而我国仅为1000美元,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呈现“未富先老”的状态。我国整体上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单靠政府无法解决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依靠市场的力量、社会资金和专业的机构,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格局,才是解决养老需求的关键。

  (2)老年人口需求和消费总量将迅猛增长

  根据一般规律,在年轻型社会和成年型社会中,少年儿童和劳动年龄人口是消费市场的主体。在我国老龄化特征明显的社会中,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会直接带来老年人口需求和消费总量的迅猛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老年市场占有率上升速度很快,2000-2050年间年均增长幅度达到0.69%,这意味着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速度不仅可能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而且可能超过发达国家。我国老年人口市场需求水平在2016年前后将达到美国1985年所处的水平,可见我国老年人口的市场购买力是巨大的。

  (3)老年人养老逐步向集中养老转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老年人养老讲究“三代同堂”,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在居住上“分而不离,离而不远”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不堪忍受“空巢”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养老观念和居住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4)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住宅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对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及社会问题,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高涨。

  5、中高端养老市场分析

  当今中高端养老市场的迅速发展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也是一种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市场的定位就是满足中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市场对于这类群体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知识文化,人生阅历丰富,较于同龄人能快速接纳新事物的专家、学者等人群。

  (1)中高端养老服务模式

  中高端养老服务依据其提供载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老年公寓、养老社区、照料中心,在中高端养老服务领域而言,照料中心相比于前两者的数量少很多。

  ①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指为老年人居住而开发建设的公寓式产品,供老年人集中居住,以服务协助及护理老人为主,规模在一到两万平方米左右。

  老年公寓的优势在于:具有居家养老所不具备的各类养老保障服务设施,同时又比一般养老机构更有家居氛围。不同品牌的中高端老年公寓的服务对象也会有所侧重。例如外资参与运营的老年公寓大多数都主打失能、失智等需要全护理的人群。

  ②老年社区

  老年社区是将老年人作为目标服务对象,成片的老年住宅楼栋的集合体,并会为老人提供针对性地助老、护理服务。老年社区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其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如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购物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总规模可以达到几万到几十万平方米不等。

  目前国内的老年社区主要是针对能够自理的活跃型老年社区以及根据居民身体需求变化,可以提供从独立生活到协助生活和护理(专业护理区、老年痴呆照顾)阶段的服务的持续性照料退休社区(CCRC)。

  活跃型老年社区除适老设施及良好环境外,还提供助老服务及老年社交功能,且大多以休闲度假为主题。CCRC社区来源于美国,社区内划分为不同服务功能的区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在各个阶段的持续性养老服务。

  ③照料中心

  照料中心,一般面积只有几百到几千平方米,大部分照料中心是嵌入在高档社区或在其周边,因而其提供服务更便捷。

  老人白天在机构享受专属日间照料服务,晚上可回到自己家里与家人团聚,既可减轻长者家属的照料负担,也可让长者不走出社区就可享受养老服务,中心主要分为三大服务板块:第一是生活起居的照料;第二是日常的护理;第三是长者社交活动。

  (2)中高端养老机构服务

  入住中高端养老机构的人群目的较为复杂化,不仅要满足全科医生24小时全天候监护提供基础治疗,职业化护理团队负责日常护理工作,还需要满足其精神需求,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中高端养老机构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发挥人生价值的舞台,他们可以在这里为后人、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中高端养老机构搭建“康复大学”平台,部分年老的专家、学者可以把自身多年研究形成的经验和智慧,依托平台力量,传递给更多需要的年轻人。因此,整理专家、学者的经验智慧,以交流、会议、论坛、培训等多种方式传播给需要的人,预计会有很大市场空间。在这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形成积累,拓展跨界人才的培训,拓展年轻人思维方式,认清事物发展规律,引导年轻人做有意义的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有利于人民的事情,让年轻人快速成长,少走弯路,使社会更加温暖团结。

  6、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1)老年人消费特征分析

  ①消费特征

  老年人和年轻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对时间的利用也不同,老年人通常对价格更为敏感且更厌恶风险。同时,随着人口趋于老龄化,收入的不平等往往也会更加明显。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均衡现象较突出,则高端和低端消费将更受益。定位高端的市场能够提供超高品质和服务的商品,定位低端的市场则能提供较为低廉价格的商品,而定位中端市场的企业在老龄化趋势中则可能处于弱势。

  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特征是人们由于年纪增大,出门购物等的时间变少,这将导致企业不得不调整期商业模式,减少实体商铺,增加上门送货服务等。

  老龄化趋势下,社会住宅供给相对过剩,老年人或者卖掉高级住宅换成小户型的廉价住宅,或者将房产留给子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价。而商业地产方面由于劳动力数量的下降也将受到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养老地产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而很多老年人在子女独立后,经济负担减轻,会试图进行补偿性消费,弥补过去因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欲望。他们在美容美发、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甚至老人玩具等方面,同样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

  每一代人进入老年后,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是存在差异的。未来的老年人和今天的老年人相比,更有可能继续使用伴随其成长的互联网服务、电脑和手机。

  (2)影响因素

  ①经济收入状况

  我国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有离退休金、储蓄金额和生意收入等。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是决定老年需求市场规模和容量的关键因素。收入层次不同,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收入高,需求大而多,要求也较高;收入低的就有可能因为经济不足而放弃需求。同时,收入层次不同,在选择养老服务的档次上也有区别,对于收入水平不高的老年人会因为经济受限而选择中低档次的服务产品。

  ②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在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思想比较保守且经济支付能力较弱,因而对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也不强;相反,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更容易接受与子女分居或入住养老机构的现实。

  ③城乡区别

  从区域上看,凡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相应的购买欲望、消费能力比较强;反之,则比较低。农村地区人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还有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相对城镇老年人而言,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明显没那么高。

  除了经济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等因素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产生影响外,年龄、性别、是否丧偶等特征也在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另外,现在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更注重科学、合理、愉快的养老,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备情况、人性化及个性化服务、周边环境优劣等也会影响老年人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工作的依据及原则

  一、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第六十二号);

  4、国家发改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要求;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0、xx省有关法规、政策、各种收费标准的规定和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

  11、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报告;

  12、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关联单位资料。

  二、编制原则

  1、项目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2、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投资坚持“求实、客观”的原则。

  3、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论证项目可行性。

  三、编制范围

  通过本报告详细分析项目在建设背景、市场环境、建设方案、工艺技术方案、投资方案、财务测算方面的可行性;同时,根据以上各相关条件,通过详细测算,为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条件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节约能源、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内容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初步结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宏观市场分析

  二、区域市场分析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建设条件

  第五章 产品、技术及设备方案

  一、产品方案

  二、技术方案

  三、设备选型

  第六章 工程方案

  一、总平面设计

  二、建筑设计

  三、结构设计

  四、给排水设计

  五、电气设计

  六、空调及通风设计

  第七章 原辅料及燃料动力消耗

  一、原辅材料消耗

  二、燃料动力消耗

  第八章 节能耗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

  三、总图布置

  四、建筑节能

  五、给排水节能

  六、电气节能

  七、工艺节能

  八、总能耗计算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

  三、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四、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

  一、工程概述

  二、设计原则

  三、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四、安全措施方案

  五、预期效果及评价

  第十一章 消防

  一、设计依据

  二、总图消防

  三、建筑消防

  四、给水消防

  五、电气消防

  六、消防管理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设置

  二、劳动定员、人员来源和培训

  三、项目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

  一、进度计划

  二、项目招标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投资估算依据

  三、项目总投资

  四、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

  一、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三、成本费用估算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偿债能力分析

  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六章 一般性风险分析

  一、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评估

  三、风险防范对策

  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三、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八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一、编制依据

  二、风险调查

  三、风险识别

  四、风险评估

  五、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六、风险等级

  七、风险分析结论

  第十九章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表

  获取完整版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请联系张逸东15011428637

2021年1月6日 13:48
浏览量:0
返回列表